《铃芽之旅》——通往常世的门

 

今天和女儿去看了新海诚的新剧《铃芽之旅》,去年女儿就买了影片的主题曲《RADWIMPS》循环播放,今天才看到电影,我的一位来访、女儿还有影片的高评分都吸引着我,疫情后的第一次观影,就在4月的第一天,去看了。

 

看之前未作攻略,果然不虚此行。

 

影片讲述了一个叫铃芽的女孩4岁丧母,由姨妈带大,两人相依为命,生活仿佛波澜不惊,但有一个寻母之梦一直萦绕在铃芽的心中,因为妈妈不知道去哪里了,就在那场海啸后就不告而别了。

 

这如同李鸣老师经常说的unfinished,仿佛也就奠定了影片的基础。从一位帅哥:“闭门师”草太的出现(草太一直在履行他家族世袭的职责,用挂在他胸口的钥匙,去关上往门,避免一场场地震的发生)。

 

就像是点燃了铃芽寻母潜意识的火苗,在一次一次找门关门的过程中,从九州到神户,再到东京,再回到九州,一路旅途。

 

一路经历不一样的客体关系,仿佛也是在体验孪生自体客体(同龄少女千果)与理想化自体客体(神户便车阿姨瑠美),还有充满了阳光、正向积极、化身母亲遗物(掉了腿的板凳)的准男友草太,都给了铃芽不一样的勇气,笃定的心,就是去找心里那扇通往常世的门,去拯救草太,去寻找丢失在4岁的自己。

 

常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来世,过世的人去往的地方,那里是星光闪耀、温暖平静,还是如刀山火海、充满危险,如同影片中显现,都有可能,也就是另一个现实。

 

作为影片中灾难化身的蚓,象征了我们无法控制的危机,可以转瞬之间让我们丧失亲人的自然灾害,如地震,再延伸,如新冠。

Qg620.Hao22。Com

 

人类在这些灾难面前,只能面对,只能经历,无法阻挡。

 

Qg620.Hao22。Com

影片中仿佛在说唯有亲情、爱情、友情可以让我们勇往直前,面对灾难死亡才有力量,这也是我们心理学中经常说的“来访者的资源”。

 

影片中每次在歇斯底里关门压制蚓的瞬间总会冒出大家熟悉的日常,有学生上学日常、父母上班日常,都在互相问候,祝平安,祝健康,但谁也无法控制,有可能那是我们与亲人的最后一面。

 

我们经常说意外与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,用这句话劝告我们珍惜当下,但影片仿佛有更宏大的情怀,即使出现了我们不可预知的意外,我们唯有面对,接纳,哀悼,疗愈,才能释怀,finished!

 

Qg620.Hao22。Com

最后,在铃芽面对当年那个找寻妈妈想跟妈妈一起去的孩子(4岁的自己),仿佛就在意象中完成了创伤的哀悼。

 

小铃芽(停滞在4岁那个内心的小孩)找到了,不是妈妈,而是自己生活下去的意义。

 

妈妈留下的小板凳就如同妈妈的祝福,让孩子心里有爱,背后有爱,这一章才能翻篇,也就是完成了对未竟事宜的修复。

 

而现实中的铃芽可以踏踏实实、真真切切地与当下链接,再也不用活在不确定的梦魇中了,就像弗洛伊德等人的论文《哀悼与抑郁》中提到,如果创伤不去充分哀悼,我们趋向于压抑、自我攻击,也就会陷入到深深的抑郁。

 

铃芽之旅仿佛是一场向死而生的旅途,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人类的原始驱力有死本能,可能也是人类本能去探寻另一种确定与必然的状态。

 

巧合的是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,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对清明节的认识也在改变。

 

小时候就是同学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、吃零食、不上学的日子,长大了,这个节日也越来越沉重,经历或听说了身边的死亡越多,也就越来越吸引我去探究死亡的意义。

 

死亡焦虑又是如何影响了我们每个人,以前信仰唯物主义的我现在随着对心理学的不断学习及探索,越来越被精神世界所吸引,对于有无来世的观点现在都没有那么排斥了。

Qg620.Hao22。Com

 

今天也是张国荣去世20周年,那是SAS那年的愚人节,也是我考研的那一年,朋友圈里有很多朋友发文发照片表达对他的哀悼和思念。

 

虽然他以一种自主结束生命的方式告别现世,但仍有很多粉丝不接受他的离去,而更多的人在一遍一遍回放他生前的歌曲与电影中去哀悼,完成了精神上的接纳与生化;

Qg620.Hao22。Com

 

同样,经历了三年的新冠,今年清明节扫墓的人增加了很多,这个集体与亲人告别的仪式节日里,愿生者充分哀悼、追忆死者与我们互动的一切回忆、接纳我们空间上的阻隔、互相祝福时间上的延伸,也去经历我们内心的开门关门仪式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