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雪莉自杀:把期待放在他人处,明显是不想让自己活。

      韩国女明星崔雪莉,在2019年10月14日上吊身亡。她14岁时出道,年仅14岁的她一直是团队里的“可爱担当”。她是追剧迷眼中的“善花小公主”,是“初恋韩珍珠”,也是容易“被整蛊的傻女孩”。这三个词汇,都是用来形容小女孩儿的。当雪莉慢慢长大后,有了些想要展现自己成熟女性并且想要发展成“女人”转型时,部分人们开始对她进行讽刺和谩骂,为什么?接受不了,他们把雪莉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在使用着。她崇尚穿衣自由被说成欲女,当行为和想法一致的表示与异性的亲近合影时被说成行为出格,甚至被质疑是否被“下了降头”!

 

QG620.HAO22.cOM

      过于热烈的期待,不见得是见好事。它们将当事人固定在某个位置上,当她与期待不符,而她自己又太在意他人的期待,这些期待便成为沉重的包袱。雪莉,也认同自己是他们很重要的一部分。流言,总是不可能消停的,同时,它在各个国家都盛行着。

QG620.HAO22.cOM

 

      比如郑爽,当她作为“楚雨荨”获得第一个事业高点时,人们吐槽她不够漂亮。当她认同“我确实不够漂亮”而去整容时,人们嫌弃她整的难看。之后她又去动刀整容,人们嫌弃她越整越丑脸肿得认不出来。她也认同了自己是“肿的”便开始疯狂减肥一度暴瘦成“纸片人”...  可是吐槽的人们怎么可能感到就满足?他们又开始怀念最初她是“楚雨荨”的样子了。应了那句话“人心不足蛇吞象”!

QG620.HAO22.cOM

 

      这也跟加班加点改图稿的设计师相似,改第一稿时,对方挑剔边角结构感不强,第二稿时,对方挑剔布局有问题,改第三稿时挑剔层次不够丰富,改第四稿后对方觉得还是原来的好一样。多么讽刺啊!可人跟设计图稿不同,图稿是物品,有可修改的前提。它不那么大,可操控性相对简单。可是有的物品改起来很难呀,要是一栋房子已经建起来再重改,明显我们会开始觉得这样的想法有些许不切实际。因为要改起来的工程牵涉的方方面面太多,加上要改造的东西挺多,所以我们就容易因为可行难度高而辨识。人不一样,郑爽在她身上不断动刀,试图通过“修改”自己去满足他人,从而获得那个肯定!

 

     人是活的,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之中。由于变化快、可塑性强,加上我们每个人的节奏也不太一样, 不清楚自己是谁,精神意志便容易迷失,也容易在不知不觉间被干扰。当我们处在同一个集群中(某个明星的粉丝族、学生族、上班族、娱乐圈、文艺圈、金融圈....标签太多,自行脑补),我们的共性(我们都是...)将我们连接起来。共性关联着亲近感,两者之间越是共性大很容易产生共鸣感,我们心有灵犀、我们是一类人...的归属感随之产生。故而又创造出这么一类现象:当一个跟你不那么亲近的人跟你说损你的话时,是很好识别的。而跟你很亲近的人说损你的话时,你是不那么能识别的。往往你首先会先自我怀疑一次“诶,我是不是做得不妥”,然后再反应出来。在这类现象的过程中,不难发现的是,与我们没那么亲近的人在这里反倒很难损到我们,与我们亲近的人倒是很容易损了我们,我们还不自知。

 

      再回过头来看,促使“楚雨荨整容”,“小公主上吊”的声音从什么地方发出来呢?据说是她们的粉丝!  不对啊!细思极恐!真正爱你的人会让你切割自己的身体改造它吗?会挑剔你的不完美吗?起码“爱屋及乌”啊!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?
 

敌方陷阱呈现为三个层次:

 

    首先分辨什么是真爱(已然很难了!);2.其次分辨什么是真正亲近的人(卧槽,这也要分辨的吗?);3.关键必须分辨哪些是人!真正爱你的人,首先得满足一点,接受你的不完整。真正亲近的人并不在敌方阵营让你感到要致你于死地,或是抹杀你的什么。这里亦要区分哪些是骑着“忠言逆耳”这匹马来麻痹双眼和感觉的言行举止。我方阵营在说话时,在基于理解你的前提下,给到一个方向。首先他是言行一致的,其次这个方向是你所能够通过自己踏实努力达成的。要是对方一穷二白,跟你说什么致富之道,这明显不靠谱。这类行为属于把自己做不到的丢给你去承担,认同是承担的开始。关键并非承担了自己的责任,而是被他人的欲望淹没——这种就不是“人”。总结下来:最难以辨识的,其实是打着“爱”的幌子在害人,而看似亲近实际是仇人的家伙。

 

      我方陷阱只有一个(比较简单可是最难):放下期待通过满足他人来获得那个肯定!我们都清楚,当我们饿极了时,非常渴望有一碗热汤一顿饱餐;当我们穷怕了时,非常渴望钱财;当我们总是缺爱时,非常渴望关怀。这些都说明什么呢?绝境时,我们的眼里只有那样必需品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。雪莉和郑爽,都太希望他人“喜欢”她们了。“太期待”亦是过久处于饥饿状态且陷入绝境的证据,她们虽然是明星,但太缺爱了。肚子饿了容易感知,心灵饿了太难辨识。喜欢很难被标记,它属于情绪感受像个无底洞。每个人界定的喜欢本就不同,而粉丝太多,声音太多、目光太多、又都在意,那么破碎便成了意料之中。渴望本身已是诱惑!我们很清楚的是想吃饭,得通过自己的口摄入进身体。同理,怎么遇到其他渴望就糊涂了呢?
 

      因为贪恋,贪恋婴儿般的温暖。在人们心中,总是有一个梦,希望有人来满足自己的渴望。生理的、心理的、物质的。等着他人来喂饱、给钱财、给位置、给关怀....  从成人的角度来说,已经在放弃自己的主体性,放弃自己满足自己的权利,放弃自己的生命了。婴儿出生时,享受着养育者的呵护与满足。现实是:他只能如此。而长大后在无意识中,我们会有那么一个渴望和期待想要被满足。现实是:我们并非只能如此。

QG620.HAO22.cOM

 

QG620.HAO22.cOM

      把期待放在他人处,等同于把自己的一部分交给他人来行驶利用,成人世界,天上不会掉馅饼,也没有谁会来平白无故的满足谁,不过都是各取所需的交换。期待越多,代价越大。把期待从他人那收回,意味着自己掌握着自己的主导权。凡是想要总是要付出代价的,区别在于有形和无形。意识到自己在期待些什么,还有转还的余地,意识不到,就像拖着负债,总有一天会破产。喜欢是无形的东西,人类最宝贵的便是生命,生命也在无形间流淌。渴望被那么多人喜欢,这份欲望过于巨大,能够交付的代价唯有生命,无它。

 

 

-=宋杨=-
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动力性团体带领者

-=受训背景=-

薛伟邹政动力性团体2015年10月至今;忠德心理医院临床脱产进修;武汉中法、北京回龙观中法、心里程中法项目;参加曾奇峰、丛中、徐钧、李孟潮、魏广东、卢梭、迭戈、严和来、李新雨、Zvika、施琪嘉等老师的课程受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