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避免沟通现场成庭审现场

 

恋爱起初是你侬我侬,谈情说爱真美好;是阳春白雪,十指不沾阳春水;关系深入之后是鸡毛蒜皮,谈钱说事真闹心,是柴米油盐,今来为君做羹汤。

我们以为爱情心意相通就够了,有情饮水暖,简单又美好。但是世界上“没有简单活着的福气”,真正一起生活,摆脱不了烟火气息,要谈钱要说事,每一样都是客观、现实、冷冰冰的待解决项,小到马桶盖的掀起和放下,大到婚房、学区房的选择和规划,每一次沟通都有可能变成庭审现场:为了一争对错,亲密关系摇身一变,成了各自的辩护律师,各执一词,剑拔弩张。亲密关系谈崩了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。

古语讲:一言可以兴邦,一言可以废邦;对于亲密关系来说,也是如此。让你疲倦的不是远方高耸的山峰,而是你鞋中的一粒沙子。

不合理的沟通方式恰恰就是我们鞋中的这一粒沙子。而关系保鲜的秘笈之一就是——好好说话。

而如何好好说话,首推马歇尔·卢森堡博士的《非暴力沟通》一书,他发明的非暴力沟通方式,能使人情意相通,和谐相处,能有效避免沟通现场成庭审现场。

 

日常沟通的四大雷区

什么是非暴力沟通?非暴力是避免恶语伤人,避免异化的沟通方式。

首先,我们来谈谈异化的沟通方式。何为异化,是指为了于满足某种愿望,采用了负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,蒙蔽了我们内心真正的爱,忽视了人的感受和需要,以致彼此疏远和伤害,常见的异化沟通方式有以下几种:

 

qG620。haO22.COm

雷区一:道德评判

在道理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,有片田野。我将在那里见你。

——苏菲派诗人鲁米

习惯于用道德标准来评判别人,如果别人的行为不符合我的价值观,那他就是不道德,比如别人注重细节,就是有强迫症,如果我注重细节,对方则是马虎。再比如,女朋友想多一些体贴,那她就是太粘人了,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,那她则冷漠得像个木头。

没有人会喜欢对方将一些问题上纲上线,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评判自己,所以将价值观和道德评判分开,说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批评他人,不随意评判,这很重要。

 

雷区二:擅加比较

如果想过上悲惨生活,就去与他人做比较。

——丹·格林伯格

人比人得死,货比货得仍,如果想快速变惨,就与他人比较。别人家的孩子,别人家的老公,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。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比较得越多,失望也就越多。

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亲密关系里是独一无二的,如果拿着老公老婆和别人家的去比较,有一种把对方物化后的贬低,这种失望和愤怒会严重伤害我们之前的爱意。

 

雷区三:回避责任

我们对自己的思想、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。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,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。

——马歇尔·卢森堡

回避责任,其实和我们小时的教育有关,我们推崇成功教育,避免错误。有些孩子一旦做错,家长不断责骂,甚至毒打,所以很多人对错误谈虎色变,唯恐避之不及。

“你让我”是亲密关系之间常用的一短语,例如“你让我生气,你让我伤透了心”,此时,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。我们常常把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,试图回避责任。

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情绪ABC理论:A:缘起事件 B:信念  C:情绪与行为的结果。个人对A的认识和评价产生了B,之后是B导致了C,也就是你对事情的想法导致了C,但是我们往往会以为是A直接导致了C。我们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。其实你才是你情绪的主人。

 

雷区四:强人所难

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,如果不配合,就会受到到惩罚。然而一个人的选择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幸福,而非逃避惩罚。

——马歇尔·卢森堡

“应当”是一个可怕的词汇,他的潜台词就是你不这样做就是错的,不好的。这种倾向于命令和指责的语言,使对方觉着我们处于一种高高在上,使其奴役的状态。

而爱是尊重,尊重就是以他喜欢的方式去为他做一些事情,而不是以你喜欢的方式。避免威胁和惩罚的方式,比如,你不按照我的方式做,就是不爱我,我会离开你。这些方式只会让关系失去温情,甚至会导致冤冤相报。

 

非暴力沟通四部曲

接下来,怎样进行非暴力沟通,具体实施路径有以下四点:

 

一.表达观察

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智力的最高形式。

——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

qG620。haO22.COm

区分观察和评论对于亲密关系中的日常互动很重要。事实求是,要客观呈现我们的观察,不随意乱发评论。

以下鲁思·贝本梅尔这首诗歌就很好地反映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。

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;

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

我不理解

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;

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。

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,

想一想,他是愚蠢的孩子,还是

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?

观察和评论的区分实例:苏菲长得很丑就是评论,观察则是她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;前锋很糟是评论,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,他没有进一个球,这是观察。我们要强调客观的事实而非主观评价。生活总经常会出现言过其实现象,少一点“总是”“很少”“经常”,这些往往是评论常用的词汇。而“曾经”“有次”则是注重观察者常用的词汇。

 

二.表达感受

“我觉着”“我被”一般是表达想法而非感受,比如我觉着不公平,我被抛弃了,都是想法,而非感受。要多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库,用形容词来表达,要具体不要模糊,模糊的表达比如我很好,我很差,都很难让别人了解清楚你自己,如果变成“我很兴奋”或者“我很害怕”就会具体很多。

我们常常以为是事情或者他人的行为让你产生不愉快的感受,其实不尽然。这些都是间接原因,直接原因还是你的看法,所以区分感受和看法很重要。

感受和看法的区分实例

1.归咎于事情,比如海报出现错误让我很伤心。让你伤心的不是海报错误,而是你对正确的追求和看重;

qG620。haO22.COm

2.只提及他人的行为,比如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,让我很伤心。让你伤心的不是他没打电话,而是你在意他对你的重视

3.指责他人:我很伤心,因为你说你不爱我。伤心的原因不是对方说的这些话,而是我希望对方更加在意我。

换一种方式会更好:比如海报出现拼写错误,我感到不高兴,因为我重视公司形象;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,我有些失落,因为我在意你对我的关心;你说不爱我,我很伤心,因为我在意你对我的感情。

 

三.表达需要

直接表达自己清晰的需求。对于讲究含蓄与集体主义的中国人来说,往往不太习惯表达个人的真实需要。我们总是太过委婉,不够直接。我们以为别人能懂,能猜得到,但我们都不懂读心术,所以这种期待往往会落空。

我们以为批评可以让对方满足我们的需求,但常常事与愿违。其实批评隐含着某种期待,与其批评对方不如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。只不过我们的社会文化不鼓励表达需要。尤其是妇女,她们形象和自我牺牲往往联系在一起。“母爱是无私的,伟大的,不求回报的”仿佛你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自私,所以很多人对自己的真是需求三缄其口。

qG620。haO22.COm

就是在这种语境下,女人,尤其是结了婚的女人,提需求时也常常是辩护词式的请求。

“我上了一天班,回家做饭、刷碗、扫地,还得再哄孩子睡觉,我好累啊”巴拉巴拉一大堆,男人一听抱怨,心里不满,可能会直接反击,就你累,我不累吗。这样下来,可能就会演化出一场战争,如果女人直接说我今天有点累(这是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),我需要休息下,你哄孩子睡觉可以吗(这是表达自己的需要)。换一种方式,效果会截然不同。

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,别人可能也不会,直接说出需要,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。 

 

四、提出请求

提出请求是最重要的一环,愤怒往往是因为我们愿望得不到满足,所以这一步处理得当,我们沟通的目的就实现了,沟通一旦顺畅,彼此的关系也会日益深厚。

请求的内容一定要具体,清楚自己对他人有什么样的期待。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,表达越清楚,我们就越能得到称心如意的回答。清楚地告诉对方,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,而不是请求对方不做什么。

及时请求对方反馈。反馈的内容越细致,就越能了解对方对自己意图的了解程度,便于我们对于其中的误解做到及时的修正。

qG620。haO22.COm

 了解清楚对方的反应。在确认对方明白后,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、对你请求的看法以及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,了解清楚这三个问题,便于对自己的请求内容做相应的调整。

在我们提出请求时,如果将对方的不顺从看做是对我们的排斥,我们所表达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。这将导致恶性循环,一旦人们认为我们在强迫他们,对方就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,

如何区分请求和命令呢。如果请求得不到满足,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,那就是命令;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,也是命令。所以提出请求和对方反馈后的态度是区分两者的关键。

当然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,并不意味着,一旦说“不”,我们就不能再满足自己的需要了。“不”其实代表了你成功了一半,因为你明白了是什么妨碍了对方说“是”。

当然非暴力沟通的目的,并不是想改变别人,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,而是帮助我们在真诚表达自我的基础上,使对方出于对生命的爱,对彼此感情的看重,做自愿的行动,从而兼顾双方的需要。

以上就是非暴力沟通的主要内容,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说话,避免异化的沟通方式,用爱滋养彼此,享受和谐的亲密关系。